“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谁知岁丰歉,实系国安危”,饥馑荐臻自古以来就是民之所忧,禾黍丰穰亘古通今都是民之所盼。在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日,农业仍然是托举起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安全正是“国之大者”。纵观当下时局,世界粮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极端天气威胁农业生产的正常有序进行,新冠疫情阻碍了粮食的生产流通,国际局势风起云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着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历史主动精神是党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把握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大势的必备精...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支撑,更需要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指引。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逻辑思路,全面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重要意义和实施路径,努力推动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准确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11月8日下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与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在创业楼521开展“勇担新使命启航新征程”联组党日活动。督导组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吴义生老师、蒋朝常老师到会并作现场工作指导。会议由教工第二党支部雷玉明老师主持。马院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开展“勇担新使命 启航新征程”联组党日活动(周子恒 摄)与会成员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为新时代新征程的乡村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描绘了美好图景。奋进新征程,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然之义、必然之举、实然之功。乡村是中国的根。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和谐文明。...
11月1日,湖北省社科联公布了2022年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我院李思雯博士项目《身体伦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董帅兵博士项目《国家记忆:中国式现代国家建设的认知维度研究——基于对我国西南村寨的田野调查》、吴治苹博士项目《政治哲学视域中马克思劳动理论及其叙事结构研究》、陈雯副教授项目《国家政策与省域治理——湖北省地区居民延迟退休政策态度预测分析》、孔浩博士项目《以发展新型集体...
党的二十大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三位一体”整体谋划、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放在突出位置,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这一部署,阐明了教育与科技、人才的内在逻辑,即教育是人才涌现的基础和科技发展的先导,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这一部署,明确了实施科教...
11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与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在创业楼511开展“学习二十大精神 踔厉奋进新征程”联组党日活动,会议由教工第三党支部胡小娱老师和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聂继红老师共同主持。与会成员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交流。刘九七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成就,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发生的深刻变化。作为青年一代,我...
11月4日,由我校附属学校、华农东社区、华农西社区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城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室”共同策划组织的“阅读促健康,教育助振兴”图书捐赠公益活动在华农东社区居委会和西苑小区顺利举办。据悉,此次图书捐赠公益活动是我校在建始县开展的乡村中小学“耕读学堂”建设项目的活动之一。该项目以“青春耕读,健康成长”为理念,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建始县安乐井小学是2022年项目重点支持建设单位。此前,学校已为...
核心提示:11月3日,学校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项巡察动员部署会。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秋实 吴斌)11月3日,学校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项巡察动员部署会。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校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廖济忠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巡察办主任余斌,巡察组成员,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和系主任参加会议。学院院长梁伟军就思政课建设情况作了专题汇报。会议由学院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