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陆沅昕)8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创业楼521会议室召开“十五五”规划制定专题暑期务虚会,会议以“学生-学者-学术-学科联动:构建强农兴农的大思政协同育人生态”为主题,系统总结了学院“十四五”期间的工作情况,并围绕“十五五”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研讨和科学谋划。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各师生党支部书记、系(中心)主任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刘三宝主持。
院长梁伟军作“人才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专题发言。通过对“十五五”发展形势的分析,他提出学院将以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成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彰显社会主义大学办学底色的重要阵地为目标,通过加强学位点建设,实施博士点培育方案;引育并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能力水平等举措,全面提升教学、科研与育人水平,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党委副书记吴珊针对“学院党建与学院治理”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她谈道,“十五五”期间学院要以培育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为目标,积极申报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提升“精读精讲”活动品牌质量,建强廉政示范点,构建规范、务实、高效的学院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学院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副院长胡丰顺围绕“研究生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进行了分析和谋划。他提出,“十五五”期间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找到有效抓手,切实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二是加强工作针对性,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提升谋划能力,提前布局标志性成果和重要奖项培育;四是充分发掘学术潜力,形成有竞争力的学术团队和青年骨干梯队。
副院长霍军亮紧扣“思政课教学与社会服务”,对相关工作做了回顾与思考。他提到,“十五五”期间,在思政课教学中要进一步强化课程建设,构建优质课程体系;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开展有组织的教学;用好“大思政课”,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加强网络思政育人平台建设,拓展思政育人空间。在社会服务中,要打造好“精读精讲”品牌,积极开展特色理论宣讲活动;发挥马院学科优势,有效开展“乡村振兴荆楚行”;加强多方联动,有序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工作。
刘三宝谈到,本次会议的召开非常必要,一是“关键之年的常态之举”,2025年是总结“十四五”,谋划“十五五”和落实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要借此机会梳理工作进展,研判形势变化,科学谋划发展;二是“解放思想的战略之举”,作为新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围绕“四新”建设对学院提出的新任务和思政课改革新方案进行再思考、再谋划;三是“凝聚共识的必要之举”,要通过充分交流碰撞,统一思想、汇聚智慧,将各方力量凝聚到发展目标上来,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会上,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就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培育、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集体备课制度、科研工作坊设立、有组织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交流。与会人员认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四学联动”(学生-学者-学术-学科)建设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学生培养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学者是学院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学术是理论生命力的源泉,学科是学院发展的根基与平台。结合学院事业发展重点,与会人员围绕“四学联动”,就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者育人潜能、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优化学科布局结构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目前,学院已初步提出“十五五”期间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学术研究、学科发展等方面的战略思路、重点任务、关键举措与预期目标,后期还将围绕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做好调研和论证工作。
审核:吴珊
文稿来源:南湖新闻网https://news.hzau.edu.cn/info/1014/45468.htm